先利申,和梁御東份屬朋友,但為他的展覽寫評論也不完全因為這點。而是看到遠在海外每日「一日策展」、用藝術創作扣連社會的編輯,深感慚愧。而且我發現這個月有大量本地藝術家舉辦個展或聯展,這一年來的經歷,看來大家都有很多感覺想表達出來,藝術家要爆炸了。這些創作都值得被書寫和討論,我就試著盡量把看過的展覽都做一點紀錄和評論,也順便說說可以怎樣欣賞當代藝術作品。
雖然認識很多年,但我沒有認真看過梁御東的作品,睇得比較仔細的還只是他畫在Eaton酒店foodcourt的璧畫。這個展覽我入場快看了一轉,人太多到門外抖抖氣,新認識的朋友稍微興奮地告訴我:「我之前看過他但個展,非常好看,好完整!」,我心諗:「點定義完整?」
〈充實釘子〉這個展覽,作品是以圖象和現成物(Ready-made)所結合而來的裝置創作。在現場的有限空間中,展覽多件以金屬、鋼條、木材、焚燒物、啤酒罐等構成的作品。個人比較喜歡〈Sunrise After Party〉,如配圖所見,當中有大量燒毀酒罐,配以金屬和木材,象徵酒醒後的日光,這種組合和物料的併合,是頗有趣味和聰明。梁御東說這個作品創作的時間最長(其實幾個月也不是真的太長吧...),所以比較完整。
我:「其他作品我唔覺得完整喎。」
梁:「我刻意唔完整㗎!」
為免落入一種聽藝術家說解說太多的處境,我無視藝術家的說詞再入場看多一轉。
如果要評論這類型的當代藝術作品,重點在符號和物料的運用是否能有效給觀者帶來感受和引發更多思考。即是說藝術家想要表達心裡的感受,也需要能夠透過作品傳遞出來,但傳遞的感覺或訊息不一定要百份百跟藝術家原初的想法一樣。即是好像練金術一樣,如果他交了蘋果出來,但卻引發你想到提子香蕉橙甚或更多,那會是很有趣的觀賞經驗。但如果藝術家交出蘋果,結果也只能讓你看到蘋果,那其實跟看〈愛回家〉沒有分別。
選擇使用現成物,伴隨的就是一大套藝術家平日所慣用的符號,問題是觀者能否在這堆符號中產生感受,甚或理解到藝術家的作思所感。有人說當代藝術太造作難解,其實重點完全不在解讀,而是能否在藝術家所應用的符號群中產生共嗚,所以如果無法欣賞這些作品,有兩個可能,一是藝術家無法好好運用其創作產生有效意義,甚或自說自話;另一個可能是觀者對那些特定符號沒有理解的基礎去創生感受。即是說共鳴的產生,是雙方都有責任,super!
說回梁御東作品,選取的物料明顯指向破壞、暴烈、憤怒之感,但是伴隨這些憤怒,藝術家所結合的就是酗酒。展場中心一件大作〈Closer〉,看起來明顯像刑具,甚或是SM裝置,有剌痛之感。但藝術家開幕時示範了真正用途,就是兩人鬥飲酒裝置。把憤怒、暴力和酒精結合,再來就是友伴間的狂歡之感,還真的讓我想起戴奧尼索斯的酒神精神,香港人上街、憤怒、然後跟朋友喝醉,第二朝醒來又是上街、憤怒.....這是去年不少人的寫照,那是一種生命過剩的力量,不受限制,但可以充滿爆炸力。在悲劇中肯定生命,這很青春,也實在很接近香港人目前的精神面貌。重來都是有力量就有希望。
不過,也有不過,作品太多,空間太小。裝置始終需要空間去承載,而作品也可能需要更長時發酵。完整性不一定是欣賞藝術的指標,但是那些「刻意唔完整」的作品在我自己看來未能有效產生太多感受或共嗚,瘋狂不夠瘋狂,隨意也不夠隨意,這是我認為不足的地方,但這展覽還是值得欣賞。
順便再強調大家應多去欣賞最近這些本地藝術家小展覽,不是想說香港人就應該要支持,而是藝術家的創作某程度上也反映出香港人目前的所思所感。藝術的價值在於引發想像力,先不要介意能否讀得懂(太容易進入、畫公仔畫出腸的那些可能叫洗腦啊!),欣賞不同界別的創作或能引發我們可以思考更多。
充實釘子:梁御東近作展
7-27.9.2020
艺鵠藝術空間 - 富德樓六樓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4947482689746/
September 09, 2020 at 01:49PM
https://ift.tt/2R92BZG
藝術家的憤怒和狂歡:梁御東近作展| 蔡芷筠 - 立場新聞
https://ift.tt/30LWZuj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藝術家的憤怒和狂歡:梁御東近作展| 蔡芷筠 - 立場新聞"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