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現階段藝術界的現境 藝術家:這波疫情讓人看到兩種極端 - UDN 聯合新聞網

tayangenter.blogspot.com

也許,對多數的人來講,早已經不再關心這個數字了。

目前,COVID-19全球的確診病例數3212萬多人,死亡人數來到98萬多人。美國依舊是全球確診人數最高;來到697萬多人,死亡也有了20多萬人。

當人的心理解封,或許就會下意識覺得事態已經不再如過去的嚴重,對防疫的戒慎恐懼也不再擺在心上。只是,時間一分一秒的在走,病例數也分秒在作遞增,我們或許會因為新鮮的議題驟升而轉移了焦點,但實際上,新冠疫情依然如影隨形咬著這個環境不放,任憑再多的生鮮議題也無法幫我們移除病毒!

一波未曾被預料的疫情,摧毀了多少原本圓滿的家庭,也崩潰了多少原本在計劃內的雄心壯志,但最挫折人心應該是一場依然在行進中的疫情,徹底將人的黑暗面打出原形。全球的環境瀰漫一股史無前例知人知面不知心,就好像左手在防禦疫情,右手卻伸向別人窮揮耳光。表面上,好像防疫的工作是在持續,但殊不知多數的人類慣用右手、右手的力量也較大,以右手打擊別人,卻以左手來做防疫;力量怎會顯著呢?

那天跟一位80年末段班的藝術家談話,他沉重地說;這波疫情讓人看到兩種極端,一種是懂得累積資本、善用沉潛期,做自己的事,而把個人潛力升值的人。另一種是只想短期生存,善用小聰明的人。

這話似乎不帶任何技術性的指涉,但卻點出現階段藝術界的現境。

誇大自己能耐、虛報自己履歷。把抄襲美名為參考或學習。巧奪藝術家的創作資產,卻無償占用。…,藝術界其實沒有太多新鮮黑暗面、惡質性,存在的永遠只是投機與對自己人生有極大誤會的自以為是,好像個人的取巧與小聰明是不會被識破,好像只要能讓實錢進入口袋,管它名聲是虛名或實名!

我們在疫情的強力制壓下,看到的盡是人對於膚淺、苟且的藝(易)術行為的吞忍,而不是對於懂得沉潛的人更加尊重。

為什麼一場疫情,連人的是非價值也變得如此淺根?當這樣的醜陋被拔根,能夠再建立得起來嗎?

然後,我們也看到另外一群人,堅定守著本業,克服現階段封境、封城、運輸困難的窘迫,想盡方法把好的作品能夠放進自己的行業裡。也許,這裡有著單純的商業動機,但這樣的商業行為卻相對令人覺得受到尊重。

日本知名藝術家大卷伸嗣為了台灣個展,隔離14天之後,跟著台灣工作團隊沒日沒夜進行艱難的布展工程。我單獨有個機會訪問他,問到他面對每件如此掏心掏肺的大型裝置是否都會抱持必勝的心念?沒想到他竟然跟我說「沒有!我常會在心理先有服輸的準備。原因只是在,你終算計算得多縝密,你也永遠無法預料突然。先有服輸的心理準備,不是要先喪氣,而是讓自己能夠更謙虛懂得改正」。我常常會在自己的工作過程中,屢屢被受訪對象醍醐灌頂,受用無窮。我其實一直覺得自己毫無成就,但就是這些人;讓我有勇氣再去拚搏。

這個月,我們選了好幾位具備能衝破現境、勇於挑戰自己的藝術人。封面人物的尤利亞斯‧福克利、Articker背後的重要推手Tomasz Imielinski、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背後的費舍爾藝術基金會創辦人、耗費20年編纂完成【丁衍鏞油畫全集】的立青基金會團隊,當然;大卷伸嗣、薛保瑕、林鴻文…,這些人真實做到了「堅持不住,再堅持一下就好」的堅毅與果敢。

能夠守住自己的基礎原則,其實不難。難的是我們經常忘記自己是怎樣走來的!

2020年10月號,No.189
2020年10月號,No.189

Let's block ads! (Why?)




October 07, 2020 at 07:58AM
https://ift.tt/30If77r

現階段藝術界的現境 藝術家:這波疫情讓人看到兩種極端 - UDN 聯合新聞網

https://ift.tt/30LWZuj


Bagikan Berita Ini

0 Response to "現階段藝術界的現境 藝術家:這波疫情讓人看到兩種極端 - UDN 聯合新聞網"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